德国强力白蚀消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4325865.html

跑完步后出现屁股酸痛,会延伸到大腿后侧甚至到膝盖窝;这可能是「腘绳肌肌筋膜疼痛」

大腿后侧肌群,又称为『腘绳肌』(Hamstringmuscles)或『腘旁肌群』,位于大腿的背面,由三块主要的肌肉组成:股二头肌(bicepsfemoris)、半膜肌(semimembranosus)和半腱肌(semitendinosus)。

腘绳肌跨过髋关节和膝关节,最主要的功能是伸展大腿(大腿在臀部处往后伸)和屈曲小腿(足跟往臀部翘的动作)。在生活中,腘绳肌协同大腿的肌群(主要为股四头肌)完成走路或跑步的动作,和避免走路时向前跌倒。

腘绳肌的紧绷,是人们向前弯腰时无法碰到脚趾的最常见原因;而且,腘绳肌紧绷可造成正常腰部曲线的改变,进而造成下背肌群的紧绷。

腘绳肌发生肌筋膜炎疼痛时会产生激痛点,当股二头肌内有激痛点时,膝部的后外侧会有疼痛的感觉;当半腱肌和半膜肌有激痛点时,臀部的下缘和后大腿上缘会有疼痛的感觉,有时疼痛会往下辐射至大腿后侧、膝窝和小腿肚。

腿后肌筋膜疼痛症候群激痛点(triggerpoints)与其牵涉痛(referringpain)

患者通常是坐久的时候会非常的不舒服,特别是座椅的边缘压迫到大腿的情况下;有些人久蹲要站起会不舒服,有些人在行走的时候会疼痛不舒服,甚至会因为痛而跛行。

腘绳肌和股四头肌互为拮抗肌,当腘绳肌产生肌痛点的时候,股四头肌会因腘绳肌紧绷,而容易受伤或疲乏,进而导致前侧膝部或下段大腿的的疼痛。这种疼痛,常在膝窝呈现屈曲超过90度的坐姿一段时间后,突然要起身时发生。

对一般人来说,最常见的原因是腘绳肌受到『压迫』

长时间坐在不适合身材的椅子,例如椅面过宽或椅子过高,导致坐的人脚碰不到地,大腿后侧压在椅缘上。或是椅垫过大过硬,压迫大腿后侧。开车或坐车时也会遇到相同状况。

不合适的椅子和不当的坐姿容易造成腿后肌的压迫

对于运动的人来说,最常见的原因是过度使用,腿后肌长时间处于收缩状态:篮球、足球、橄榄球、手球...等需跑步时间较长的运动,大腿后肌容易过度使用超出负荷而产生激痛点。

长距离的越野跑中特别是下坡路段,或是登山时下山速度过快,也会造成腿后肌的负担,形成激痛点。

若是平时的坐姿不好,也容易让腘绳肌紧绷,不只影响运动表现,也容易在运动中受伤。另外长时间卧床,膝部挛缩过久。或是睡时膝窝总是会屈曲的人,腘绳肌也容易紧缩,产生激痛点。

●腘绳肌按摩●

腘绳肌的自我按摩前,可先热敷大腿后侧15-20分钟,然后利用硬式网球、或是泡沫轴,利用身体重量单点加压在酸痛的点上,稍微前后的滚动20秒,之后再移往下一个酸痛点,有远端到近端或是由近端到远端皆可,直到酸痛感稍减即可。切勿只是一直前后滚动,如此是无法深入按摩肌肉的。

●腘绳肌伸展●

立姿或是坐姿皆可,足跟着地,脚尖勾起,腿伸直,身体前倾,手掌压在大腿前侧,用力下压,此时会感觉大腿及膝窝有些许牵扯酸痛感,持续20秒种。松开下压的力量,休息5秒,再次下压。重复3-5回到酸痛感降低或消失。

●腘绳肌强化●

除了平时坐姿应注意勿长时间弯曲膝窝外,腘绳肌加强训练。训练腘绳肌,除了增加肌肉耐力外,也可以增加膝盖在运动时的稳定度。仰卧位,双腿放在椅子上,脚尖勾起,膝盖微屈(不要伸直),慢慢抬起臀部和背部,让大腿后侧的肌肉收缩,保持5-15秒后慢慢的放下,休息30秒,重复3-5次。

总结:大腿后侧受压迫、过度使用与长时间膝窝处于弯曲状态,是腘绳肌筋膜疼痛症候群的好发原因。慎选座椅、改变坐习惯、拉筋伸展和强化运动,可以改善腘绳肌筋膜疼痛症候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uwangwoa.com/wwwsz/95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