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题

柳柳:最近轮转到妇产科,科里有几个肌注黄体酮的患者,每次给病人注射都很费劲,这种药物是油剂,抽不好抽,推不好推。用小针头吧,推不动,用大针头吧,病人又嫌痛!这药肌注的疗程时间又长。每次都费了好大的劲儿,累的手发抖,搞得手上还一手油!想问下各位老师,注射这种粘稠的油剂,有什么肌注技巧吗?解答相信临床护士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像注射黄体酮、苯丙酸诺龙这样特殊的油剂药物,不过就那区区1~2ml的小安瓿,却常常搞得操作者两手酸痛、油渍斑斑,还费力不讨好,患者还直呼你打针打的痛!混悬液、油剂注射液不过肌内注射液众多种类之一二,相对于水剂,除了注射液本身的特性外,注射液辅料中含有植物油、苯甲醇等物质,性状黏稠,操作者在从安瓿里抽取药液的时候,就很不容易抽取。注射到患者身上,更不容易吸收。通常情况下,容易造成注射部位肿痛、硬结者,注射疗程也比较长。特别是当注射针头注入深度过浅,位于脂肪层内,药液注入时,注射液会长期驻留在脂肪层内而不被吸收,局部注射的部位就会出现肿痛、硬结,就会出现操作者费劲,患者呼痛且有硬结的情况。如何又快又好的注射到位,增加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是个摆在临床护理人员面前的现实命题。下面,就肌内注射的临床应用问题,进行延伸,解答肌内注射的4个临床问答。哪些因素会造成药物肌内注射后出现硬结?1.患者因素:有的患者较胖,脂肪层较厚,注射深度较浅之时,就会出现药液注入脂肪层的情况。2.注入较浅:药液注入深度不够,未达肌肉层,停留在在血管较少、血运不丰富的脂肪层。3.注射疗程过长:通常情况下,有些药物的注射疗程较长者,发生注射部位肿痛、硬结的几率也高。4.药液因素:除了患者因素、注射治疗疗程长等因素外,有些药物,如混悬液、油剂类药品等本身的质量问题,是一个最重要的因素。绝大部分的混悬剂、油剂药物如注射后出现的硬肿,是由于注射液本身的特性所致。肌内注射后,臀部出现的硬肿是怎么回事?1.局部无菌囊肿注射混悬液、油剂类等注射药物经常会产生注射部位的硬肿。针对长期注射黄体酮的患者,对其注射部位的硬结进行超声检查。超声可见有硬结患者的臀部脂肪层内,多发圆形无回声结节,边界清晰,后方无回声增强,具有典型的积油囊肿的特点。这些圆形无回声就是未被吸收的油剂注射液,这些油剂可以长期存在,中心部伴液化,甚至在周围形成纤维性的假包膜,进一步延缓吸收。2.人工性脂膜炎以黄体酮为例,这种临床最常用的油剂注射液,疗程较长者,常可发生局部无菌脓肿、人工性脂膜炎。中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CFDA)于年11月21日决定修订黄体酮注射液说明书,新增相关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具体修订要求如下:项下增加:「注射部位皮疹、瘙痒、疼痛、刺激、红肿,可形成局部硬结,严重者可发生局部无菌脓肿,也有人工性脂膜炎的病例报告」。项下增加:「本品如长期大剂量应用增加局部硬结风险,偶有发生局部无菌脓肿、人工性脂膜炎等严重的局部反应;通常形成的局部硬结、无菌脓肿的吸收恢复需较长时间」。肌内注射操作时,如何避免这些皮下硬结的发生?1.选择深部肌肉注射:为避免混悬液、注射油剂类药物后皮下硬结的发生,注射时应该注意选择深部肌肉内注射。这些部位,肌肉内血运相对较丰富,有利于药液的吸收。2.避免在同一部位反复注射:混悬液、油性注射剂,粘度大、不溶于水,难以扩散吸收,极易形成硬结或无菌性囊腔而引起注射部位感染。若反复、连续在同一处多次肌注可致肌纤维受损、变性、萎缩,同样易形成硬结。有研究显示,同一部位连续注射不宜超过14次。为避免发生注射部位硬肿,如何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1.热敷为缓解、消除混悬液、油剂类药物的肿痛和硬结,最简单的应对方法,是用热毛巾热敷注射部位。用温热(大约50~60℃)的热毛巾,每日2次,每次0.5~1小时,间隔6~8小时,热敷时毛巾变凉应及时更换。需注意预防烫伤,温度以无不适为度,并时常观察外敷处皮肤有无水泡等烫伤表现。需要指出的是:注意不要注射后立即热敷,因针眼需注射2~3小时才能关闭,立即热敷易造成药物外渗或微生物进入,引起痒痛、红肿等炎性反应。2.50%硫酸镁湿敷用硫酸镁溶解于热水中,配制成50%硫酸镁液,用纱布垫或浸过的纱布进行局部湿敷,纱布稍大于组织肿胀面积,每2小时更换1次。因其高渗作用,能促使组织水肿在短期内消退,从而减轻局部组织的损伤。3.土豆贴敷与药物外渗的干预类似,土豆片湿敷同样适用于消除肌内注射后,造成的局部肿痛和硬结。具体方法:新鲜马铃薯洗净,切成薄片,厚度约为0.5~1厘米、比硬结面积略大的薄片,敷盖在注射部位,可用胶布进行外固定。覆盖注射部位30~60分钟,间断更换土豆片。土豆外敷可起到消炎、止痛、活血消肿的功效。4.理疗也可以通过各种经济适用的理疗方式,如红外线、神灯等,对局部的肿胀、硬结进行理疗,以促进药物吸收、炎症的消散。5.更换给药方式如果已经尝试上述的各种应对方法,效果不明显或不愿再进行注射。可根据患者实际情况,与主管医生进行沟通,选择其他的用药方式。如黄体酮的用药方式可由肌肉注射变更为口服、阴道给药或者两者相结合。可有效避免注射部位局部硬结,减少患者痛苦。肌内注射容易发生肿痛和硬结?有何应对策略?1.注射时间相对固定:注射时间相对固定,能维持有效的血药浓度和发挥最大的药效。2.注意分散患者注意力:注射时操作者可注意分散患者注意力,能减轻注射时的疼痛感。3.做好临床指导:操作者要教会患者如何配合护士的注射操作,采取合适的体位,注射时尽量克服紧张情绪,使肌肉放松,易于进针。4.选择合适的注射器与针头:注射混悬液、油剂注射液时,一般选用粗长针头。5.选择合适的注射部位:选择肌肉丰厚且远离大血管、神经的部位做深部肌肉注射。6.推药要缓慢:操作者在进行注射过程中,要相对缓慢、匀速,以避免产生硬结,减轻患者注射时疼痛。7.注射后正确按压:注射毕,可嘱患者进行按压注射部位2~3分钟或更长(不能揉),以防止药物外渗。8.经常更换注射部位:需长期肌肉注射黄体酮、苄星青霉素等特殊注射剂型者,应经常更换注射部位,采用双臀轮流注射的方法,有利于药物的吸收,避免药物在一侧集聚,并注意观察局部对药物的吸收情况。9.健康教育:对患者进行相关健康教育,如出现轻微的皮下硬结,可做局部热敷,如出现严重的皮下硬结,则暂停用药,及时就诊。适当活动,肌肉活动有利于药物的吸收。调理膳食,多吃一些蔬菜和水果,规律饮食,多喝水,生活规律,睡眠充足,保持心情愉快。参考文献1.黄体酮、苄星青霉素注射液说明书.2.张红英.黄体酮肌内注射的局部不良反应与护理措施[J].中国医药指南,,10(21):.

—END—

寻找护理界「锦鲤」富士拍立得等元大礼包等你领推荐阅读秋招开始:医院护理岗位专场,部分不限学历

优秀的护士这样做职业规划,都当上护士长了

护理行业新政策来了:影响巨大,每个护士都该知道

题图来源:站酷海洛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uwangwoa.com/wwwsz/82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