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华国 http://m.39.net/pf/a_4305597.html
亲爱的,你知道吗,我为何如此的想念着80年代,和我的童年……

细长的柏油路,在山溪间蜿蜒,绵延的油菜花和稻田在两侧山前起伏,水墨斑驳的徽式老宅,星星点点地隐匿在这绿黄之间,行至某个不起眼的小路口,不经意地忽然转弯,再往上一个坡道,便来到了我别离多年的家园。

父亲母亲,儿时玩伴,左邻右舍,一树一花,所有镌铭着我对这个世界最初的印记,都是在这个被称作工厂的地方。很久之后才知道,所谓的工厂,是某部队驻地的一部分,因有车间之故俗称工厂。记事伊始,是一排青砖平房,常住着四、五户不知何时会搬进和搬走的人家。宁静的清晨,伴随着公鸡破晓的鸣叫和起床号,天色逐渐明了起来,开门即是叠嶂的群山和初升的红日。门前空地种着三颗梧桐,向前几步,便是一个有着低矮篱笆的菜园。菜园系父亲空闲时亲手开辟,些须小处,种着萝卜、莴苣、豆角、黄瓜等时令的蔬菜,也有三颗树,香椿可食、桂花可嗅、银杏可赏。在某个秋天,父亲会摘下一个冬瓜或南瓜,简单的一句命令,幼小的我便欢快地抱着跑去送往某位邻居家。而邻里之间,是一种一家来客家家摆酒的融洽,以及好菜互盛一碗的和谐。见到的大人多是身着绿色军装,四个或两个口袋的叔叔伯伯。阿姨们则基本上都在家属院里的小工场上班,操纵着不知名的机器,做着单调重复的手工。她们操着各色的口音忙碌着、说笑着,偶尔会集体去烫个发,欢快的声音便传遍了整个家属院……向东不远,还有几排垂直于我们的平房,间隔开来排列在大操场的一侧。大操场正是新兵们的军姿训练所在和我们童年的游乐场。孩童们没日没夜地在这里追逐打闹,直到炊烟袅袅,被妈妈们用各色乡音大声呼唤回家。晚饭后更加热闹,此时周边的山村已然寂静,早早回归了日落而息的生活。邻居家的伯伯以及计量站的门前,都搬出了18寸的带着天线的彩电。记忆深处的83版《射雕英雄传》和《魔域桃源》《血疑》《霍元甲》《聪明的一休》等都是从此而来。最盼望的还是每周一、两次的露天电影,每当看到放映机在大操场架好,便早早地搬来小板凳占位置,回家猛扒几口饭后匆匆跑来。《超人》《第一滴血》《ET外星人》等译制片和《少林寺》《庐山恋》等经典电影便在跑动嬉戏中刻印在了记忆深处。过年最是欢喜,除夕夜早早地把新衣放在床边,一早便在鞭炮声中爬起,忙不迭地和邻居男孩子们相互呼唤,各擎着一只点燃的香去放鞭炮(电光炮、啄木鸟等)。大人拜年的间隙,孩子们便踮起脚尖去抓八仙桌上蓝白纸包的牛轧糖和红纸包的顶市酥。又记得在某年春节飘出的《我的中国心》《冬天里的一把火》《故乡的云》等歌声。父亲和邻居的叔叔伯伯们这几天也是笑声不断,轮流去各家赴宴喝酒。冬日的白酒要在热水的搪瓷缸里烫一下,伴着欢笑声、碰杯声,“滋”的一声下肚,从喉咙深部透出一声拉长轻声的“啊”声,一筷子菜随即入口,那感觉美极了。桌上也总是有着皮蛋(松花蛋)和土豆丝等几道菜,各家待客也必是要杀鸡炖肉的。最怕的是不小心被邻家叔叔一把扯过来,先是夸张地用胡茬扎脸蛋,再强逼着舔一下用筷子蘸着的白酒,总是要在显露出难受的声音和表情后,才在大人们满意的哄笑中被放开,一溜烟地去玩耍。大操场上的游戏一直是丰富的,用“点兵点将,臭豆腐烂酱,谁是我的好兵好将”的选人口诀或“黑白配”、“钉杠锤”(剪刀石头布)的规则分组后,开始游戏。常玩的有斗鸡、打沙包和“五发子弹,一颗手榴弹”等多人游戏,和“打堡”(就是画报折成的正方形,打翻为赢),“钉钉子”,“打弹子”(溜溜球)等几人游戏。或是拉着用报纸、竹片和浆糊自制的风筝奔跑,或是在沙堆中充满成就感地搭建城堡,也或是在恶作剧般地制造埋着便便的陷阱……女孩子们则是在玩抓石子、跳房子、跳橡皮筋等,唱着虽是在没有网络的时代却基本统一的歌谣:“二八二五六,二八二五七,二八二九三十一……”这歌声,从童年到现在,久久飘散不去。春天是喜悦的,放学路上便去抽拔一颗颗刚长出的小笋,野葱、蕨菜也是随手一大把。夏天是喜悦的,骑着刚刚学会的大梁自行车,右脚掏进横梁下的倒三角处,一圈一圈一高一低地操场上疾驰。有时会用毛笔尖改一张冰棒票上的数字,跑去阿姨们工作的小车间买冰棒,阿姨接过去笑着就多给了我们一支,还自以为瞒天过海。秋天是喜悦的,父亲会带我去旁边山坡,摘下好多“洋桃”(野猕猴桃),放在一个小口大肚的淡绿色铁皮盒中,间隔着垫上松针,等捂熟之后吃,酸甜酸甜的。冬天是喜悦的,记得某个傍晚回家路上,炊烟冒起时,大雪飘下,头顶天空满是深邃的灰黄,不由得震撼的驻足……第二天打扮臃肿地去上学,小心翼翼地,不忍地在雪上踩下第一脚,随后便肆无忌惮地在咯吱咯吱声中,和小伙伴们在身后甩下串串的脚印,向学校奔去。小学校系部队在驻地村中所建,一三年级一间、二四年级一间、五年级则单独一间,加上对面时有时无的小幼儿园,三、四个老师,几十个学生。同一节课上,老师教完一年级,便教三年级,教完语文,便教数学,一切都那么自然。等带着木柄的铜铃铛被摇起,随着一声大喊,便是下课或者放学了。难以忘怀,最初的认习,是“我在小小的船里坐,只看见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是“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也是“我们的田野,美丽的田野,碧绿的河水,流过无边的稻田,无边的稻田,好像起伏的海面”……童声悠长的读书声、歌声穿越教室、穿越山溪,穿越时空,久久萦绕。难以忘怀,夏日的夜晚,大人们在门前架起竹床,摇动着蒲扇,星空下纳凉聊天。我们时而和狗子花花追逐,时而坐下聆听着各色奇闻异事:“过几天会有日食,要把墨水滴在玻璃片上才能看”;“说美国的卫星能看到我们书本上的字”;“黑洞能吞噬一颗星星”……或许宇宙真是在膨胀且膨胀的太快些了吧,我再也没有见过如此明亮的北斗七星、如此闪耀的银河,再也没有见过如此低沉绚烂的星空。难以忘怀,篱笆上的牵牛花,缠绕曲伸的藤蔓,清晨带着露水绽放,白色的底座,慢慢地自下而上过渡到蓝紫色张开,若不去看她,她便似未曾来到过这个世界。一场春雨后,隐藏在各处的映山红霎时全部盛开,青山猛然着了红装。还有夏日傍晚流光溢彩的晚霞,雨前后压低飞舞的燕子和成群的红蜻蜓……一幕一幕,装点出黑白照片记忆中最鲜明的色彩。难以忘怀,淘气的我们,把铁丝弯成一个圆环,在竹竿头上绑紧,再套上一整张蜘蛛网去粘知了和蜻蜓。淘气的我们,在竹竿前面栓上线绳,绑住一个豆大的棉球,在青蛙眼前一晃,但见这小精灵不明所以的舌头一伸,便是一道弧线划出,被钓了起来。淘气的我们,相拥着去捅马蜂窝,然后四散奔逃;还有用饼干屑吸引两队蚂蚁打架,所作之“恶”业,不可枚举……难以忘怀,丰饶的山野中有着各色的野果,“罗子”(网上多叫“八月黄”“八月炸”等)、野柿子、覆盆子(土话唤做“梦子”)、树莓、李子、狗奶子、茶片、茶苞……还有山、田、河中随处可见的蚂蚱、田鸡、螃蟹、螳螂……有时几个大孩子会生上一小堆火,待火灭后扒开一个洞来,把剥好的田鸡腿用家里的酱油滴上几滴,撒上几颗粗盐,用南瓜叶包好埋入土灰之中,待游戏归来便可享用了(罪过罪过,)。操场东侧的平房后,下行几步,有一个池塘,水常年绿色,我们用大头针折成钓钩,用细线绑在竹竿上,像模像样的钓起鱼来,曾钓起过一条柳叶大小的鱼,于是放在玻璃罐头瓶内,宝贝儿似的捧回家里养起来。记得有一次,池塘抽水抓鱼,大人小孩都在围观,而邻居小明,飞一般的追赶到了一只扑腾在水面的“水鸡”……家里客厅的后半边,左侧是厨房,右侧是半封闭的餐厅,敞开的这面是裸露的山体,隔着一条水渠,比屋顶略高的山顶上有一两株野茶。某次夏日的大雨后,山脚处突然冒出一个柚子大小的洞,喷涌出清澈的泉水。后来,父亲顺势在这里用水泥修了个一米见方的小池子,底部铺上细沙,将附近小河中抓的鱼和河蚌放入其中。这里又变成了我的另一个小乐园,可怜的鱼儿和河蚌每天都要被我摸出数回,终究不记得当时有没有撬开河蚌,看看能否找到珍珠的。又不知过了几时,山体上出现了一个比拳头略大的圆洞,我分明看到有一只鸟儿飞进去。学过翠鸟的课文后,便疑心为翠鸟,和姐姐找来梯子,无知无惧地爬上去将手深入洞中掏,在一声惊呼中,一只青色的鸟儿疾飞而出,彼此都吓了一跳。而鸟儿,便似童年,去了就再也没有回来。大操场的西侧,有一个花坛,中间种着一颗雪松。旁边是卖东西的服务社,有着大前门香烟、鱼皮花生和大玻璃瓶装的雪花膏、友谊牌的香脂等各色杂货、日用品。柜台总是比我高一头,记得做饭时被妈妈打发来打酱油,抬头仰看着杜阿姨用竹子做的提子配合搪瓷的漏斗将酱油倒入瓶中,再把找好的纸币用订书机订上给我,然后,就在她一片“慢点跑、别丢了……”的叮嘱声中拿着酱油瓶跑回家去了。再右侧就是让我小时候害怕的卫生所,不知为何,小时候老是要去打针,屁股针当时是流行的。依稀记得打针时被按住的恐惧,费力地扭头,瞪大眼睛看着魏阿姨将小药粉瓶上的铝皮割开,混入一瓶药水中摇匀,用针管抽满再滋出一小股细流,然后就是瞄准屁屁,在短暂的酒精棉球消毒的清凉后,一针就扎入肉中,屈辱随着疼痛,弥散开来……服务社旁的哨岗后面,是机关和营房所在。入口左侧的食堂,常年飘着大灶特有的香味,和先闪电再打雷正好相反,听到雄浑有力的歌声,便能看到兵叔叔们排着队来吃饭的场景。穿过严肃的机关楼和整齐的营房,再往后还有一个活泼之处——猪圈。跑去看猪是小孩子们路过时不会错过的快乐,看它们哼哧哼哧地,忽闪着大耳朵去槽中抢食刚倒入的大桶猪食。记得过年前杀猪时,一帮毛手毛脚的兵叔叔把最是肥壮的那一头猪儿捆绑在长条凳上的叫声,它生命中最后的嘶吼,响彻了营房、家属院,和周围的山谷。猪圈旁的坡沿,有一株高大的栗子树,一群油亮的乌鸦常在此间逡巡,间或在猪圈上停着,飞蹦到猪槽里蹭吃喝。偶尔我们也会到树下的山坡中翻捡落下的毛栗子,用石头击开刺壳,取出黄白色的果实来,淡淡的甜香……时隔多年,再访故地,工厂已然成为了草木丛生中的废墟。由于换防等原因,工厂早已破败荒芜,正应了李商隐《蝉》中的“故园芜已平”,一片萧索的气象。带着几十年的情感和记忆一一抚摸,唏嘘不已。可是,这里依然是我不变的家园!是成长中无数次经历挫折、失望、苦痛后依然重燃斗志重拾信心的力量泉源;是因为曾经汲取过人间的美丽、美好,还未尝夙愿去回馈、奉献的初心;更是割舍不了的黑白相片中的深深的思念!小路口,虽然时空遥远,虽有落瓦残垣,可是你看,最深处的大礼堂仍然挺拔!上面的八个大字“提高警惕,保卫祖国”仍是鲜艳!提醒着,这里曾经驻扎着一代代挥洒过青春的军人,那流水般来过看似不留痕迹却永远铭刻于梦魂的,在曾经在无数个小路口和碧水青山之间的,那已星火般分散在祖国各地继续燃烧生命的,火箭军人!所以,亲爱的,你知道了吗,我是为何的如此想念着80年代,想念着那个时候的人们!想念着年轻的父、母亲,天各一方的小伙伴和那些再也不曾见过的兵叔叔们!想念每一棵树、每一朵花和永不回的童年……勿忘我!!!(本文黑白照片系家存,其他部分自摄,部分取自网络,)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uwangwoa.com/wwwfz/80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