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治疗白癜风哪里较好 htt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生活中,很多人认为中药没有药物不良反应,或不良反应很轻微,以致滥用中药和使用中药不当。

  

麻黄煎服导致心悸、气紧、失眠

57岁的谢大伯患有支气管哮喘10多年,每于发作时均到当地乡镇卫生院就诊,医生分别给予10%萄萄糖酸钙、地塞米松静脉注射,或维丁胶性钙、苯海拉明肌肉注射,以及其它药物口服,症状可有好转,但时有反复。不久前的一天傍晚,谢大伯支气管哮喘症状(呼气性呼吸困难)再发,故到某药店要求购买中药麻黄煎服平喘。药师未加细究,卖给谢大伯麻黄30克。谢大伯回家后即煎服,服毕呼吸困难有所缓解,但却出现心悸、气紧、失眠症状,医院求诊。医生诊断为麻黄所致的不良反应,给予苯巴比妥肌肉注射镇静、催眠后症状消失。

提示:

本例为麻黄的副作用所致。副作用是指在治疗剂量下出现的与治疗目的无关的作用。如本例以麻黄止咳平喘的作用治疗支气管哮喘时,因麻黄中的有效成分麻黄碱既可通过解除支气管平滑肌痉挛改善哮喘症状,又可兴奋中枢神经系统,导致心悸、气紧、失眠等,故兴奋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也就成了副作用。一般来说,药物的治疗范围越广,选择性越差,则副作用越大,且随用药目的的不同治疗作用和副作用互相转化。

  

雷公藤浸酒喝致多系统功能损害

71岁的魏大娘患有类风湿性关节炎20多年,一直在当地某社区卫生服务站就诊,医生给予安痛定肌肉注射、扑热息痛等化学药物口服,症状时好时坏。不久前的一天,魏大娘从某医学科普杂志上获悉雷公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有良效,即到当地某药店购买,并自行浸酒喝。药师提醒魏大娘,雷公藤可导致不良反应,嘱其慎用。魏大娘表面听从,内心不以为然。浸药酒7天后开始饮用。连续喝了1个多月后,魏大娘类风湿性关节炎症状明显缓解,但却出现腹痛、恶心、呕吐等症状。魏大娘误以为是“药效正开始发挥作用”,故又继续喝了半个月,以致出现心悸、气紧、浮肿、头晕、四肢麻木以及胡言乱言等症状。家医院求诊,医生诊断为滥用雷公藤所致的毒性反应,收入院作进一步检查、治疗。

提示:

本例为药物的毒性反应所致。毒性反应是指由于患者的个体差异、病理状态或合用其它药物时其敏感性增强,在治疗剂量下对患者造成某种功能或器质性损害。毒性反应可发生于各系统组织器官。雷公藤为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常用药物,其嫩叶、嫩芽、嫩枝以及根部均含有多种生物碱,未经长时间煎煮或长期过量服用(浸酒毒性加倍),首先对胃肠道有强烈刺激作用而出现腹痛、恶心、呕吐和便血等症状,其后可因毒素吸收而导致心(心肌炎)、肺(肺水肿)、肾(肾功能衰竭)以及中枢神经系统病变(严重营养不良性改变)等。

  

复方丹参颗粒冲服致过敏性休克

72岁的古大爷患有冠心病13年,一直在村卫生站医生的指导下服用冠心苏合香丸、复方丹参片以及维生素类药口服,症状有所缓解。不久前的一天,古大爷冠心病心绞痛再度发作,古大爷认为以上“药物疗效不好”,故到某药店要求购买“新药”。药师推荐复方丹参颗粒剂给他试服,古大爷遵嘱服用。服用第1次约15分钟后,古大爷心绞痛症状明显缓解,但出现全身皮肤潮红、剧烈瘙痒和呼吸困难,随即出现精神淡漠、面色苍白,并晕倒在地上。医院就诊,医生诊断为复方丹参颗粒剂所致的过敏性休克。经给予抗过敏、抗休克以及其它对症支持治疗2小时后,症状逐渐消失,4小时后恢复正常。

提示:

本例症状为药物变态反应所致。药物变态反应为药物作为半抗原或全抗原刺激机体而发生的过强的免疫反应。其原因可能为中药有效成分复杂,其中的蛋白质、甙类和糖类等均可刺激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加上配伍后药物的相互作用,和药物在生产、运输、储存过程中由于环境因素的作用,更可能会使中药制剂内的成分发生改变,或者产生新的成分,导致过敏体质患者出现变态反应;此外,患者的个体差异(如年龄、性别、遗传、体质和病理状态等)也对变态反应的发生起到促进作用。临床发现,丹参、穿心莲等可导致急性荨麻疹;两面针和虎杖等可导致药疹样皮炎;蓖麻子、苍耳子和蟾蜍等导致剥脱性皮炎;沙参、玉竹、槐花等可导致斑丘疹;黄连、黄柏和大黄等可导致湿疹;龙骨、牡蛎、龟板和瓦楞子等可导致过敏性休克;此外,某些中成药如复方丹参口服液、双黄连口服液、藿香正气水以及六神丸等也可引起变态反应。

  

番泻叶冲服导致严重戒断症状

75岁的秦大爷2个月前因老母亲去世、家庭经济状况恶化、精神心理压力大而出现便秘,医院请医生诊治,医生诊断为老年性便秘,给予大黄苏打片、果导片口服,以及开塞露塞肛1个多月,疗效不显。不久前的一天,秦大爷路遇一江湖游医在“义诊兼卖药”,游医“建议”秦大爷买其“通便特效药”番泻叶,保证“药到病除”。秦大爷大喜过望,赶紧花了数百元购买了3公斤回家,每次克、每晚1次煎服。经上述“治疗”7天后,秦大爷的便秘明显好转。停药后,秦大爷便秘再度出现,且出现焦虑不安、颜面潮红、体温升高、呼吸加快、心悸胸闷、食欲不振和呕吐腹泻等症状,医院求治。医生诊断为番泻叶所致的戒断症状,经给予调整植物神经功能、补充能量以及精神心理治疗,1个月后病愈。

提示:

戒断症状是指长期使用某种药物后,患者对该种药物产生依赖性、耐受性和成瘾性;一旦停止使用该药物后,出现躯体、精神和心理严重不适的一种临床综合征。其中依赖性是指患者连续一段时间内使用某种药物后,在精神心理上对该药产生依赖,一旦中断给药会出现主观不适感;耐受性是指患者长期连续使用某种药后,对该药敏感性降低,必须加大剂量才能达到原有疗效;成瘾性是指长期连续使用某种药后对该药成瘾,一旦停药则会出现戒断症状;戒断症状为患者对某种药成瘾后,一旦戒断即出现躯体、精神和心理严重不适的症状(如本例)。有报道称,因各种原因导致便秘的患者长期冲服番泻叶1个月左右,即可出现上述戒断症状,严重者可因导泻过度、频繁呕吐而致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和血液浓缩,甚至死亡。

  

板蓝根冲剂口服导致蚕豆病

9岁的小学生小黎因反复流涕、咽痛、咳嗽3天而到某私人诊所就诊,医生诊断为感冒,并声称为细菌感染所致,给予青霉素、庆大霉素肌肉注射,以及银翘片和小柴胡冲剂口服治疗10天未见好转,故小黎医院求诊。医生为小黎进行血常规检查发现其血中淋巴细胞数增高,白细胞数正常,诊断为病毒所致的上呼吸道感染(感冒),给予病毒唑肌肉注射、板蓝根冲剂口服以及其它治疗。从第4天开始,小黎上述症状明显好转,但却出现贫血、黄疸、四肢无力、心悸气促等症状。医院复诊,医生经给予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等检查后诊断为蚕豆病,结合病史考虑为口服板蓝根冲剂所致。经停服板蓝根冲剂,给予输血、液液以及其它对症支持治疗1个半月后病愈。

提示:

本例症状为板蓝根所致的特异质反应。特异质反应为因先天性遗传异常,少数患者用药后发生的与药物本身药理作用无关的有害反应。而蚕豆病为进食蚕豆所致的一种急性溶血性疾病,临床上以贫血、黄疸、解血红蛋白尿为主要特点。其发病机理主要为患者红细胞中缺乏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蚕豆中某些类似氧化剂物质影响红细胞谷胱苷肽代谢,使红细胞膜稳定性受到破坏而溶血。除进食蚕豆外,服用某些氧化性药物如伯氨喹啉、磺胺类药、呋喃类药、解热镇痛类和某些中药如板蓝根、七叶一枝花、青蒿、樟脑等均可发生蚕豆病,故给患者使用中药或卖中药给患者时,医生或药师应询问患者有无蚕豆病史,以免发生不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uwangwoa.com/wwwzw/79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