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疫情影响,学校响应政府政策,开展“停课不停学,停课不停教”的线上教学措施。我校第一小学部根据学生学情与其居家学习的具体情境,对不同的课程作了视频录播、视频直播、音频录播等安排,务求最大限度保障学生居家学习的质量,同时兼顾学生视力保护工作。

每天,在需要使用电子产品进行的直播课开始前,老师会首先播放眼保健操音乐并提醒学生做眼保健操。下课前,部分老师也会叮嘱学生下课就要在阳台眺望远方。

▲课前眼保健操

为减少不必要的电子产品使用时间,学校把部分课程尝试以音频的方式呈现,创新的形式既保证了知识的输入,也“解放”学生的双眼。

比如以居家晨读为契机,我校教师自主开发并录制“经典阅读之‘盛唐诗韵’”系列音频课程。该系列课程根据唐诗发展的脉络,即按照“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四个时期选取篇目,在讲解诗歌的同时,拓展历史文化背景知识,同时讲解诗人生平,培养孩子对传统文化和古典文学的热爱。

点击查看↓↓

一起读诗之“盛唐诗韵”(4)——《独坐敬亭山》

又如为了给学生居家阅读作引导,图书馆策划并录制的“一起听本书”音频栏目,把“荐书”活动由文字书单的形式转变为精彩片段的讲述方式。老师根据年级学情选择推荐书目,以录制音频的形式讲述书中精彩片段、作者故事、时代背景等,为学生的自主阅读作铺垫和引导。

点击查看↓↓

一起听本书——《中国神话故事》(一年级)

一起听本书——《月光下的肚肚狼》(二年级)

孩子的视力需要家校合力共同保护。以下是国家卫健委关于儿童青少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近视预防指引。

学习用的电子产品怎么选择?

1.尽可能选择大屏幕电子产品,优先次序为投影仪、电视、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手机。

2.应选择屏幕分辨率高、清晰度适合的电子产品。

3.使用电子产品时,调节亮度至眼睛感觉舒适,不要过亮或过暗。

学习用的电子产品有什么摆放要求?

1.电子产品摆放位置应避开窗户和灯光的直射,屏幕侧对窗户,防止屏幕反光刺激眼睛。

2.使用投影仪时,观看距离应在3米以上;使用电视时,观看距离应在屏幕对角线距离的4倍以上;使用电脑时,观看距离应在50厘米(约一臂长)以上。

3.电子产品(如电脑)摆放时,应保证其屏幕上端与眼水平视线平齐。

线上学习应采取怎么样的读写姿势?

1.观看屏幕听课时,可保持肩部放松,上背部扩展,上臂与前臂成90度角,腕放松,规则地呼吸。

2.观看视屏写作业时,读写姿势要保持“一尺、一拳、一寸”:眼睛距离书本约一尺(约30厘米),身体距离书桌约一拳,握笔手指距离笔尖约一寸。

3.不躺在床上或沙发上学习。

使用电子产品后如何缓解视疲劳?

线上学习期间,增加活动性休息时间不仅可以放松睫状肌、减缓眼疲劳,还可以减缓大脑的疲劳、提高学习效率、缓解紧张情绪。

1.连续视屏学习时间超过30分钟,至少活动性休息10分钟。

2.视屏学习过程中,有意识地稍用力闭眼、睁眼,上下左右转动眼球,放松眼睛。

3.线上学习之余伸展腰臂,可在室内走动、做体操、下蹲运动、仰卧起坐等;清洁双手后做眼保健操;立于窗前、阳台或门前,向远处(6米以上)眺望。

学习场所有那些采光与照明的要求?

1.将书桌摆放在窗户旁,使书桌长轴与窗户垂直,白天看书写字时自然光线应该从写字手的对侧射入。

2.若白天看书写字时光线不足,可在书桌上摆放台灯辅助照明,放置位置为写字手的对侧前方。

3.晚上看书写字时,要同时使用书桌台灯和房间顶灯,并正确放置台灯。

4.家庭照明不宜使用裸灯,即不能直接使用灯管或灯泡,而应使用有灯罩保护的灯管或灯泡,保护眼睛不受眩光影响。

5.避免书桌上放置玻璃板或其他容易产生眩光的物品。居家隔离期间可通过阳台、窗边或自家庭院“目”浴阳光,接触自然光线。

如何调整家庭课桌椅?

1.对于有可调式课桌椅的家庭,根据“坐于椅子/凳子上大腿与小腿垂直、背挺直时上臂下垂其手肘在桌面以下3-4厘米”的原则,调节桌椅高度。

2.对于没有可调式课桌椅的家庭,根据上述原则加以调整。若桌子过高,则尽可能使用高一点的椅子,并在脚下垫一脚垫,使脚能平放在脚垫上,大腿与小腿垂直。桌子或椅子过矮时,将桌子或椅子垫高。

如何合理安排每日的生活?

疫情期间家庭应营造良好的氛围,家长帮助孩子保持学习规律和生活节律,保证孩子作息规律、睡眠充足、体力活动适量。

1.每天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小学生应达到10小时;多吃鱼类、水果、绿色蔬菜等,有益于视力健康的营养膳食。少吃糖、不挑食、营养均衡。吃得好,睡得足,眼睛才能亮晶晶哦。

2.居家学习时,应避免形成晚睡晚起等不良习惯,以减少对生物钟的干扰。

3.家长应督促孩子保持学习规律和生活节律,多开展互动性趣味游戏,增进亲子交流。

4.儿童青少年每日协助家长做适量的家务劳动,例如打扫卫生、整理房间、洗碗、做饭等。

5.家长可协助孩子,每天保质保量完成学校的体育锻炼安排。

手卫生和眼健康有关系吗?

保持手的卫生习惯是保证眼健康的重要因素,勤洗双手可防范病毒细菌感染,有效预防眼部感染性疾病。

1.饭前便后、外出回家后要洗手,采用“7步洗手法”并保证20秒以上的时间。

2.不用手揉眼睛。

什么情况下需要及时带孩子就诊?

1.如果眼睛出现干涩、异物感、有烧灼感、痒感、畏光、眼红、眼痛等症状时,应停止视屏行为。如症状不能缓解,医院就诊。

2.发现儿童歪头视物、频繁眯眼和挤眼等与近视相关症状时,应适时休息和运动,医院就诊。

欢迎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uwangwoa.com/wwwsz/84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