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武昌区万福林小学,地处偏远,位于城中村,周边多是外地在汉打工的租户。然而,这所学校,却是远近闻名的“书香名校”。

楚天都市报11月6日讯(记者揭明玥王永胜实习生李莲杰通讯员王琼)武汉市武昌区万福林小学,地处偏远,位于城中村,周边多是外地在汉打工的租户。名在校生中,70%的孩子均为农民工子女,家庭条件相对较差。而这些孩子的家长,要么忙于生计,无法辅导孩子学业,要么因文化水平有限,心有余而力不足。然而,这所学校,却是远近闻名的“书香名校”。

两年多来,每逢周末,除了本校学生,方圆几公里的居民都常带着孩子来该校“三元书屋”蹭书,有的还义务当起了活动志愿者。三元书屋由三元画室、三元书吧和三元讲堂组成。依托书屋,在校方的组织和坚持下,他们办起了双休故事会、少儿阅读吧、象棋大师进校园、志愿者课业辅导服务到家等各种活动。迄今为止,已为4万人次的学生和家长,免费送去特别的“周末大餐”。

11月4日,楚天都市报记者来到万福林小学进行了采访。

用亲子阅读让父母回归

“这只渴望朋友的小象,名叫勿忘我,当他满怀热情去交朋友时,身边的动物常常拒绝他……友谊像树上的花儿,需要时间才能绽放,真正的友谊是值得等待的……”4日上午10时许,在万福林小学“三元讲堂”里,该校三(1)班语文教师胡莹,正给现场多名学生和家长,讲着《小象勿忘我》的绘本故事。

而这之前,他们已在隔壁的“三元画室”和“三元书吧”里,自由学习了1个半小时。书吧和画室里,多本书籍涉及天文、地理、科学等各种领域,有孩子坐在角度独自阅读的,有对着绘本涂涂画画的,也有白发苍苍的老者捧着书本给孙子讲故事的,甚至有抱着婴儿特意来此感受“书味”的。

故事会环节结束后,志愿者老师还会指导孩子和家长写下感悟,贴在“心语墙”上。最后,学校会为所有参与者照一张合影,贴在“成长树”上。记者看到,最早的一张照片摄于年5月19日。

“学习有时也需要仪式感。”万福林小学校长胡佐云介绍,两年多来的每个周末,他们都坚持组织着一系列的活动,绘画、读书、写作、讲故事,他们希望用书本来温暖孩子心灵、影响孩子行为,更让家长看到亲子陪伴对孩子成长的意义。

很多家长在这种促动下,真的坚持下来了,该校六年级学生陈浩的妈妈胡玉华就是其中一位。胡玉华是一名缝纫女工,初中学历,和开出租车的丈夫租住在万福村。两年来的周末,她不仅风雨无休地陪孩子参加亲子阅读,还和儿子一起成了活动志愿者。

她介绍,以前因为忙,很少陪孩子,参加这个活动后,她发现陪孩子阅读,不仅让孩子学习成绩上升,更拉近了母子之间的距离,而且她自己的语言组织、人际交往等能力也有很大提高。

志愿者免费送爱心到家

志愿者中,除了像胡玉华母子这样的切身受益者,还有华中科技大学、湖北中医药大学、湖北财税职业学院等高校的大学生。他们不仅在学校指导孩子们读书,还将活动范围延伸到孩子家中。

上周六,湖北中医药大学大一的李安楠和两名同学一起,坐了1个多小时的公汽,来到白沙洲郁馨花园小区,陪一对兄妹过周末。近3个小时里,他们陪孩子学唱英文歌,辅导孩子作业,给孩子讲故事。

这对兄妹的母亲骆女士介绍,她和丈夫从鄂州来汉打工,在附近的生鲜市场卖卤菜。为了方便,全家租住在这间由车库改成的房子里。她和丈夫每天从凌晨5时工作至晚上8时,极少陪孩子,而且因文化水平不高,他们也无法辅导孩子作业。

如今,有了大学生志愿者帮他们“带孩子”,安全问题和课后作业都不用再操心了。“但只要有空,我还是会带孩子去学校,一到周末,孩子也常主动提出要去学校看看有什么新活动……”骆女士颇感安慰。

湖北中医药大学志愿者团队负责人李明杰说,该校40多个志愿者,已和万福林小学20多个家庭“配对”成功,每周固定陪伴孩子半天时间。

回忆起去年自己带的一个四年级女孩,李明杰很“自豪”,刚去时,女孩经常对妈妈发脾气,十分任性。经过他和同学一年的“陪伴”:和同学一个唱白脸,一个扮黑脸,告诉女孩并非每个人都会对她好;挑一些关于感恩的暖心故事,潜移默化地教女孩道理;用自己的行动和经历去影响女孩……女孩的改变让父母十分欣喜。

“周末大餐”内容愈发丰富

据了解,万福林小学这个远近闻名的“三元书屋”,是3年前由该校废弃的食堂改建而成,三间房屋共占地约平方米。书柜里,除了固定的多册书籍,学生、家长和志愿者们,还常提供自己的书籍来此“漂流”。每周六上午9时至11时半,“三元书屋”对所有市民免费开放,已逐渐成为武昌陆家街、万福林街等附近社区的孩子和家长,周末最喜欢去的地方之一。

志愿者中,有该校的学生、老师,甚至校长、书记,还有知名作家、湖北象棋大师和中科院武汉植物园的专家;有社区和街道的工作人员,也有慕名而来的普通市民和在校大学生。据统计,目前,已在此登记注册的志愿者,共有多人。

2年多来,湖北象棋大师李雪松每周利用休息,坚持义务为学生上象棋兴趣课;中科院植物专家来此开科普讲座;派出所干警和社区干部走进校园为学生宣传安全和法制教育;华中科技大学学生志愿者,每周四坚持来校上校本课,深入浅出地为学生介绍各自专业方面的知识;社区居民李阿姨坚持教学生训练大鼓队;热心的家长组成家长志愿者团队,用他们各自的奋斗历程,为孩子们上一堂别开生面的教育课……精彩纷呈的活动内容,让这顿特别的“周末大餐”愈发丰富。

据介绍,万福林小学先后获得武汉市职工书屋创建先进学校、武汉市经典诵读特色学校等荣誉称号,其教师读书团队曾获武汉市教育系统“十佳书香团队”;而学生已有余人次在楚才杯等各种作文大赛中获奖,并有3名学生出版学生原创书。

万福林小学校长胡佐云认为,教育就是要回报社会,他们想用书本来影响孩子,让孩子在寓教于乐中学会成长,学习感恩,用孩子来影响家庭,家庭来影响社会。“我们期待着悦读之灯,真正照亮每一个教室、每一个家庭、每一个社区,一直照亮到每一个人的心里,照亮每个人的一生。”

湖北省社科院社会学家冯桂林认为,该校虽位于城乡结合部,但其依托社会,开门办学,尊重孩子的成长需求,丰富孩子知识面,养成良好的阅读和自学习惯,致力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符合教育规律,形成了一种后发优势,代表着新时代中小学校园教育的方向。尤其是让社会参与办学,让家庭、社区和社会有序地参与学校运行,学校和社会真正产生了互动,给其它学校树立了一个好榜样,这种精神和做法非常值得肯定和推广。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uwangwoa.com/wwwjz/108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