臀小肌解读
北京治疗白癜风需多少钱 https://jbk.39.net/yiyuanfengcai/tsyl_bjzkbdfyy/ 1、臀小肌的解剖学特点 1.1臀小肌起于臀前线下方,髋臼上方的髋骨骨面,形成扁腱止于大转子前缘及外上部,与臀中肌共同从上面复盖髋关节。受L4——S1脊髓节段的臀上神经支配; 1.2肢体下垂时,臀小肌与臀中肌共同起悬挂肌作用,能防止关节囊拉长及肢体坠落; 1.3两侧下肢站立时,臀中肌、臀小肌能防止股骨头自髋臼脱出。生物力学试验证实,在身体强壮的成人,臀小肌的支持力约为KG,臀中肌约为KG。在所有朝上朝内的肌肉(耻骨肌、闭孔外肌、旋外肌、臀中肌、臀小肌)联合支持力估计约为KG,仅臀中肌、臀小肌约负担一半以上支持力,其中臀小肌占到28%以上,故在站立时,臀小肌对髋臼的稳定起极为重要的作用。 1.4臀小肌的主要作用是外展髋关节,同时前部纤维有内旋及前屈作用。在髋关节屈、伸、内收、外展、内旋、外旋等方向运动中,臀小肌与不同功能的肌肉组合起着数种不同的功能:(1)作为主要外展肌,与臀中肌共同作用,在阔筋膜张肌、梨状肌、缝匠肌、闭孔内肌和臀大肌下部纤维协助下外展髋关节;(2)作为主要内旋肌,臀小肌与臀中肌前部纤维和阔筋膜张肌在协同力量较弱的半腱肌、半膜肌、髂腰肌部分纤维共同作用下内旋髋关节;(3)臀小肌与臀中肌共同协助最强大的臀大肌,可使数十公斤的整个下肢后伸并可抵抗可观的重量;(4)作为协同肌,臀中、小肌后部纤维与耻骨肌和髂腰肌等在髋关节外旋中起稳定关节的对抗作用,但其肌力的合力远小于梨状肌、股方肌、闭孔内、外肌、上、下孓肌,故临床上外旋畸形远较内旋多见。 由此可见,臀小肌在稳定髋关节,悬吊下肢,参与外展,内旋、后伸时都有重要作用,容易受到损伤,而损伤后必然导致髋关节失稳,髋关节间隙变窄,髋关节力平衡失调出现弹响。 2、臀小肌损伤的诊断 2.1有大腿根部胀痛或牵拉痛; 2.2下蹲后站立经常有髋关节弹响; 2.3偶有交锁现象,即突然某一侧髋关节出现僵硬状态,不能屈伸; 2.4坐位时能准确触及到臀小肌起止点处有压痛性条索; 2.5有经常或近期做单一下肢动作时间过久史; 2.6中老年人多见,女性多于男性,右侧多于左侧; 2.7骨盆正位X光片可显示双侧髋臼与股骨头间隙不等称:即损伤侧间隙窄。 2.8重症臀小肌损伤者可见髋臼骨化,CT示患者股骨头轻微缺血等。 3、臀小肌损伤的治疗 由于臀小肌解剖的特点、其起点位于髂前外侧髋骨骨面,形成扇形扁腱止于大转子前外上部,通常在大转子止腱处能触及一粗硬条索,而起点处,由于有10公分左右宽,多数患者可触及2-3个压痛点,针刀的治疗通常分2-3次完成。十年前我们采用的是传统的针刀松懈术,近五年则采用的是针刀斜刺术,笔者认为针刀斜刺术使患者痛苦更小,疗效更高,每周治疗一次,绝大多数患者能通过针刀2-3次治疗可痊愈。取屈髋卧位或坐位治疗较好。 典型病例一介绍: 南×,女,35岁,年10月8日因主诉右大腿根部前行时疼痛和下蹲站立时有弹响二月余而就诊。其原因是三月前因学习跳拉丁舞,二十天后感到右大腿根部有牵拉痛,行走时有大腿前部牵拉痛,重症时跛行,休息后不能缓解,逐渐出现下蹲起立时右髋关节有弹响声,医院按腰椎病保守治疗无效。经诊断为臀小肌损伤合并弹响髋后,即用针刀斜刺治疗,第一次治疗后下蹲试验弹响髋即刻消失,二次治疗后大腿前部疼痛及牵拉感明显减轻,第三次巩固治疗后症状完全消失,半年后复查未见复发。 典型病例二介绍: 董×,男,62岁,年6月5日因主诉左大腿外侧行走有疼痛半年,医院诊断为左侧髋关节滑膜炎,左侧髋关节骨化性关节炎而行理疗,静脉点滴抗炎药等方法。经治疗一月余,症状不但未减轻反而继续加重。来我部经检查确诊为左臀小肌损伤。第一次行针刀斜刺左臀小肌止点,一周后第二次针刀左臀小肌起点。随访二月,症状完全消失。 温馨提示: 武汉市中焕针刀医学研究所是由针刀泰斗周中焕教授所创立的针刀研究机构,这里风气开放,兼容并蓄,海纳百川,众多学徒自发的形成了以周中焕教授为标杆的具有独特特点的周派针刀体系——精准诊断、靶向治疗。多元微创、医养结合。 武汉市中焕针刀医学研究所位于武昌火车站东广场南安街凯旋名邸小区斜对面。 周中焕教授坐诊时间: 每周一至周六上午:武昌白沙洲大道江民路口南行米—星苑门诊部 每周一至周五下午:武昌火车站东广场南安街武汉市中焕针刀医学研究所 咨询3971379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uwangwoa.com/wwwfz/7998.html
- 上一篇文章: 疼痛解剖学肩胛下肌肌腱断裂内旋延迟征
- 下一篇文章: 肌筋膜疼痛综合征,对于肌筋膜的研究,国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