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腰突,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腰痛!甚至很多人一感觉腰部疼痛不适,就先怀疑自己是不是得了腰突症。反过来,有些人在被医生确诊得了腰突的时候还不相信:我腰也不疼,咋可能得这个病?

首先是引起腰椎间盘突出的原因:

1、坐姿不端,坐的时间过长,运动过少。这既容易引起腰部肌肉劳损,又不利于钙质的吸收,影响骨骼发育。

2、发育过快: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孩子的青春期提前,女孩子在11-14岁,男孩子在12-15岁这3年间快速长高,软骨板骨化迅速,椎间盘发育不完全,髓核含水量较高,而胶原蛋白含量较少,椎间盘的柔韧性不足,腰部肌肉的力量也明显不足,在突然的外力作用下容易发生椎间盘突出。

3、外伤所致:在剧烈运动时,外力作用于下腰部,当超过一定限度时就会发生椎间盘突出。

4、婴儿时期爬行少:现在的婴儿动不动就抱,爬行的机会很少,稍稍能站立时就放在学步车中走路,对孩子的正常生理曲度的形成非常不利,到十几岁时负重增加了,就容易引起腰椎间盘突出症。

接下来是腰突产生的危害:

1、感觉麻木,椎盘患者总会有部分出现各个部位的肢体麻木感,大腿外侧是我们最常见的区域,当穿一些内衣内裤的时候会有一种灼烧的感觉。

2、活动受限,由于髓核的突出给神经带来一种无形的压迫感,让肌肉变成保护紧张的状态,一般会发生在左腿的侧面或者内侧面。

3、走路走的时间过长会出现下肢的疼痛,没有力气,挺直或者休息会好一些,还可以继续行走。但是随着疾病的发展,症状也会慢慢的变得更严重,出现上面的情况走路时间,或者是行走的路程会越来越短,病情会更加严重。

腰间盘膨出通过正确的腰部肌肉的功能性锻炼,能够得到改善;大家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结合医生建议,选择适合自己的康复运动,我们把常见的康复运动给大家列举一下:

此套保健操动作简单,容易掌握,具有放松腰肌,软化韧带,促使腰椎生理弯曲度恢复,降低椎间盘内压等作用。

1.起身运动:上半身如图示位置,保持髋关节紧贴地面,同时保持下腰部及臀部放松。

2.单膝牵伸:牵拉一侧膝关节直至感觉到下腰部及臀部适度的牵伸,另侧膝关节重复相同动作。

3.中腰段牵伸:胸部朝地面,尽可能的前伸上体。

4.仰卧起坐:将足置于高位,手臂放于颈后或胸前,整个骨盆放平,抬高头部和肩关节。

5.骨盆提升:通过腹部和臀部肌肉使背部贴进床面。

6.后伸运动:手置于后背,使上半身离开床面,同时保持下巴收紧。

7.俯卧髋关节后伸:保持膝关节锁紧,同时使下肢离开床面8-10厘米。

8.异侧肢体伸展:保持一侧膝关节锁紧,同时使下肢离开床面8-10厘米,同时另侧上肢抬高。

9.一侧上肢支撑墙面:另侧上肢辅助髋关节缓慢下墙面活动。

10.坐位下腰部牵伸:坐位膝关节分开,身体前弯,保持对下腰部舒适的牵伸。

11.下身躯干旋转:双膝并拢至于胸前,从身体一侧向另一侧活动,下落至床面。

12.股四头肌牵伸:使小腿靠近臀部,直至感到合适的牵伸在大腿前侧。

最后,生活中注意,腰不好,日常生活要注意这个姿势:

睡觉的姿势,其实我们从小到大都有自己的生活习惯,所以怎么睡的舒服怎么睡。主要就是睡硬板床。但如果是教小孩怎么睡的话,我们认为最好是平卧或者是侧卧,正规的是这样睡觉,不要扭曲地睡,像个麻花一样脚在前面、身子在后面。

这样扭曲的睡,一般来说就是不正常的平卧。或者侧卧,左右都无所谓,但从我们的内脏的功能来说的话,还是建议左侧卧位,因为我们的肝在右侧,尽量左侧睡可能有利于我们消化系统,肝脏的受压就少一点。

如果有条件的话,平卧的有椎间盘突出的患者,或者有轻微症状的患者,可以在脚下面,即膝关节的地方垫个矮的枕头,使我们的膝关节微屈,放松我们坐骨神经。这样能够睡觉的时候能够使坐骨神经休息充分,更有利于我们的缓解症状。

注意:方法有很多,选择适合自己的,才是最重要的!

未经同意,请勿转载!

注意:以上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uwangwoa.com/wwwfz/75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