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有见Di丨植树节不种树,ldquo
风笛导言 对很多人而言,植树节,是一个“从小学毕业后就再也没认真提起过、但每年都会进入意识表层的”节日。 不过,植树节只是倡导大家一起去种树吗?其实你还可以这么干…… 猜猜看,艺术家们的脑洞有多大? 种棵橡树和种一棵树为啥没区别? 年代,德国艺术家约瑟夫·博伊斯针对城市生态环保中的问题,提出一项公共艺术计划: 在卡塞尔市区种植棵橡树,并在每一棵橡树旁安放一座1~2米高的玄武岩石柱。他要求广泛发动市民出资来参与这项活动,每棵树马克,申请人将会获得一张捐款证明和一张由博伊斯签发的植树证书。 年6月19日,博伊斯在该市的佛里德里希广场种下第一棵橡树,本打算用5年时间完成计划,不幸的是,他于年结束了自己的人间之旅。 然而博伊斯的“作品”仍在继续着。人们用继续植树的行动来纪念这位伟大的艺术家。终于在年,博伊斯的儿子继承父愿,种下了第棵树。从此,卡塞尔市有了一些可以生长的雕塑,这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生态雕塑群。 根据博伊斯的计划,橡树的生长周期长达年。也就是说,不出意外的话,在长达年的岁月里,这颗橡树和整个城市,都会不断地向世界呼吁保护环境、保护生态——来自艺术家的浪漫是多么惊心动魄! 在小编看来,博伊斯橡树项目最了不起之处,还是一代代人对这个项目的维护与坚持。想想植树节有过多少“当天火热,过后不管”的作秀式行为吧! 肖般若《生长移植计划》:你养活过一棵树吗? 中国姑娘肖般若的作品《生长移植计划》,看上去很像博伊斯棵橡树的衍生品,她给PVC管子上开了很多小洞,然后种上植物。 在年的“CAFAM未来展”上,观众都可以从现场随意带走这些植物,拿回家去自己养;一段时间后,观众们拍照片给肖般若反馈——无论植物养得如何,茂盛亦或枯萎。 年轻艺术家正是寄望用这种互动的方式,表达人与绿色、与环境相处的思考。霸特,嘿嘿,养活一棵树,可不容易哦! 移动松树:敬畏生命吧人类! 第56届威尼斯双年展上,法国艺术家塞莱斯特·布谢-穆日诺(CélstBoursir-Mougnot)带去三棵行走的苏格兰松树——没看错,是真的在“行走”…… ▲CélstBoursir-Mougnot作品《Rêvolution》 艺术家相信,根据最近几年的植物研究发展,植物可能拥有比我们当下认知更高级的神经系统,它们不仅能判断重力和水分,甚至也能探知触及的根系是不是来自于同类。在这个(又一个)浪漫的艺术家看来,把这种人类肉眼很难观测到的“植物活动”加个速、再放大一些—— 你就看到了艺术品“行走的大树”。 ▲艺术家通过低压电流使树木缓慢移动……室内室外都有! 看见大树也在现实生活中如人类般行走,是不是忽然直观地意识到,哪怕平时对我们来说再漫不经心地看到的生物,也是拥有不可忽视的生命力的?! 植物,可比人类在这个地球上的寿命长得多了! 看不懂没关系,看得懂就更佳 年6月7日,“佛洛拉的客厅”——当代艺术与植物艺术跨界展在太湖的霓美术馆开幕。 这个展览创新之处在于,以苏州在地的自然植物为载体,虚构出罗马神话花神佛洛拉(Flora)的居所,再加上当代艺术家们的各种脑洞,把观众们拉进古今中外都齐活儿了的虚拟与现实之中。 ▲崔译《夜冥冥·耳语》 ▲张钊瀛《艺术史里的秘密花园》 ▲徐子芸《爱的礼物》 当然,咱们不想整得这么玄乎,展览本身的立意不错。主办方说,是让观众们“感受大自然的魅力,唤起人们内心深处对自然的感知和敬畏,从而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 比起一些艺术家的“单打独斗”,公众展览将更多有创意的艺术品聚集一起,让作品更有力量,亦是环保宣传相当不错的方式不是嘛! 植物大厅:比捐款更有趣 在当代艺术家乔纳斯·伍德(JonasWood)的画架上,植物,尤其是室内盆栽植物,占据了大壁江山。 而在高古轩画廊,画中那些装植物的瓶瓶罐罐,则被“复制”出来,实实在在地摆放在画廊各处。这是由乔纳斯·伍德的妻子、陶艺家ShioKusaka制作的釉彩陶瓷作品。 夫妻“双打”,用艺术创造一个真正的花园,给植物和观众带来双重惊喜。 打动人的,绝不仅仅是夫妇俩对植物的热爱。据说,乔纳斯·伍德创作于年的这幅《日本花园3》的售卖所得,将全部捐赠,用于创建和资助未来的国家公园,并将保护美洲最潮湿的热带森林。 ▲乔纳斯·伍德《日本花园3》 成交总额USD4,,;.05.16佳士得纽约 嗯嗯,艺术家们的境界就在于,除了可以用作品表现环保主题,还把艺术品拍卖的善款捐出来直接资助环保事业,看起来有意思多了! 风笛r怎么过节?你想不到! 可能你要问,虽然为了环境保护而种树仍然能让人感觉到很有意义,可上哪儿去种呢?(家里有院子的请屏蔽此句) 难道看完楼上那些艺术家们的各种脑洞,你还没明白小编今天的用意吗?种不了树我们就不能寄情花木了吗?艺术艺术艺术,重三律,用艺术亲近大自然呐! 要不,用艺术插花开一场花木古董的大party? 年代赛弗尔花瓶 ▲from「欧洲古董珠宝银器——风笛艺术盛世传承」 海上世界实体空间 这对年代赛弗尔花瓶,法国洛可可式的奢华造型,浑身手绘带着浓郁皇家气质的花样绘画,并毫不吝惜地点缀以大篇幅的金彩,天鹅颈式的双耳让它更显精致。 小编认为,最精彩的部分,是花瓶以赛弗尔典型的天蓝色为底瓷,纯净淡雅,轻盈柔和;搭配一些黄色的大朵花卉,形成色彩互补,对比鲜明又互相成就; 如果采用邻近色比如紫色、紫粉色、深浅不一的蓝色花卉,也能给人和谐美感,瞬间古雅起来。 洛可可这种风格因为天生的装饰性,自诞生以来一直备受青睐,基本上诸如“纤丽、浪漫、精致、奢华”……你还能想到什么类似的词汇,都招呼在这对花瓶上也不过分。 法国巴黎粉彩花卉双耳花瓶一对 ▲from「欧洲古董珠宝银器——风笛艺术盛世传承」 海上世界实体空间 而且,双耳造型通常自带很强的雕塑结构感,视觉冲击力不可小觑,摆哪儿哪儿是视觉中心(审美考试的时候到了)。 你还能在它身上欣赏到来自赛弗尔的看家本领:蜿蜒的线条铸就法式花瓶的雕塑之美,超豪华金彩重现欧洲繁荣时代。 花瓶已经金碧辉煌了,再搭配浓艳热烈是不是有点闹得慌呢?NONONO,硕大清丽的木槿、芍药、牡丹、金光菊、月季……再穿插点儿小碎花小雏菊勿忘我什么的,花繁叶茂的富贵华丽感妥妥的(留意跟家具的配合哟)。 你不信?看看这些古典油画啊,同款花瓶与鲜花们的演绎,绝对不是小编瞎掰的! 法国利摩日蓝釉描金双耳瓶 ▲from「欧洲古董珠宝银器——风笛艺术盛世传承」 海上世界实体空间 不喜欢太过热情洋溢的搭配也没问题,试试这款法国利摩日蓝釉描金双耳瓶。 它具有利摩日鎏金钴蓝的经典特色,釉色高雅,质感庄重,描金优雅,纹饰细致,彰显高贵。 配它的花束,只需一大捧盛开的紫罗兰即可,神秘而优雅。或是一束浓郁但造型优雅的虞美人,深沉的蓝色衬托下,更显袅袅娉娉,会忍不住感叹自然造物的绝笔! ▲油画中相似款示例,非常不错 年蓝釉红鸟瓶一对 ▲from「欧洲古董珠宝银器——风笛艺术盛世传承」 海上世界实体空间 知道吗,18世纪起欧洲艺术就经历过一股“中国风”的吹袭,然后艺术家们利用东方的主题、纹饰和样式,结合洛可可风,加上对本地市场偏好的琢磨,还真的打造出不少中西合璧的器物。 这对绘有当时贵族们喜爱的珍禽异鸟的瓷瓶,深蓝底,描金装饰,气象华丽又高雅镇定,真的是可盐可甜。 这种华美的大瓶,同样需要体量较大的花卉相配。可以根据花瓶上已有的颜色选择花材——皎洁的白色大花百合、娇艳个性的粉百合,或一大簇如云似雾的紫罗兰……利用色块拼配出一片瑰丽奇幻之感——绝对让你放花瓶的角落美到直接入画。 搭配这类融合东西方审美细节的花瓶,能“作”的地方可不仅仅在花卉的选材上。 对百年前的欧洲贵族而言,拥有来自东方的瓷器,就等于拥有了高级奢侈品。因此,与一些地域特色明显的古物一起错落有致地摆放,完全可以营造出一个迷你东方秘密花园的感觉;表达品位的同时,还不动声色地展示了财富和实力呢。 日本瓷瓶、手绘折扇、古书、刺绣、中国瓷偶……这一堆雅致的古物里,花朵犹如点睛之笔,让周围的艺术品都体现出勃然生机。 当然,从古典油画中汲取灵感,挖掘更多古董花瓶的用法,没有最有创意,只有更有新意,我们等着你留言分享哦! 风笛说 植树节设立的初衷,在于让人们热爱自然、保护自然,从而守护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 因此,种树也罢、插花也好,绘画、雕塑、乃至制作各种奇形怪状的装置艺术,浸润在审美的过程中时,对自然的由衷的爱、对周边环境的和谐共生,会自然而然由心生发吧!? 所谓“艺术即生活”,真正有品质的生活,相信一定是有益于身心、亦有益他人,同时有益自然与环境的呀! 以上美物更多细节,请亲自逛逛 海上实体空间 ? 海上世界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蛇口望海路号深圳市南山区蛇口海上世界A区3号楼首层号 营业时间: 周一~周五:13:00—21:00 周六~周日:14:00—22:00 静候嘉宾 部分图片源于网络,侵删 文:阅阅 编辑:富贵儿 欢迎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uwangwoa.com/wwwfz/7523.html
- 上一篇文章: 窥探林氏技艺窃听花之密语
- 下一篇文章: 膝盖老是疼,咋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