玫瑰花象征爱情,是几乎所有西洋瓷器画中的宠儿,梅森更是不会例外。玫瑰蔷薇属的花在欧洲有近千种,很多都有入画,在这一篇我们特指Centifolia千叶玫瑰。

从最早期18世纪30年代开始的木刻干花风格还没开始,玫瑰就正式登上历史舞台。那时梅森自己的画师还不多,大量的白瓷被送去其它作坊绘制图案。其中Ferner就是一家比较有名的画坊,下面这个小壶的右上角可以看到那时的玫瑰花。

没过多久,梅森在赫罗德的带领下开始绘制欧洲本土常见花卉,首先使用了植物图录风格的干花效果,下面这个壶大约制于年,就是以玫瑰为主花,当时可以使用的颜色较少,多为单色画法,通过浓淡来表现立体感,难度还是相当大的。这里可以看到梅森的玫瑰的特色多层球状的特色开始成形。只是色泽较暗,并不抓人眼球。

七年战争时期,在普鲁士国王的要求下,梅森花卉开始向自然方向发展,色彩也丰富起来。

到了年marcolini时代,梅森的玫瑰花名声大噪,被人称为梅森玫瑰或者马克里尼玫瑰,花型硕大,层次分明,常常伴以勿忘我小花,成为一大特色。

19世纪上开始,木刻风格和老画法开始退出历史舞台,自然的德国花受到越来越多的青睐,虎牙蔷薇和多层玫瑰也被放进了36种德国花之中,花的开放状态上有所不同,所以不在今天的讨论范围之内。

19世纪后期,Braunsdorf开创了自然主义花卉画法,给已经很自然的花卉画增加了光影效果,更显自然。这里是两个标准的自然主义玫瑰盘,搭配了Hentschel设计的T-Glatt盘型,显得富丽堂皇。

梅森的几大特殊工艺堆白和铂金画也有玫瑰的形象出现,虽然不多,仍是传世的精品。

值得特别一提的是阿姆斯特丹风格的开窗花卉画,这在梅森也被称为FF花卉画法,同样使用了极为细腻的笔触,和另一种FF木刻风格花卉遥相呼应。

到了现代,梅森有了新的设计风格,玫瑰以小枝出现,略作装点,有点“少即是多”的意味。

玫瑰除了大花主花,同样是缤纷小花的主题之一,从Marcolini时代开始,就有了运用,下面这个香水瓶就是早期的精品,而后来的运用就比较广泛了。

除去各种其他限量款不提,在年时,梅森设计了一次RoseEdition主题,集中制作了各种玫瑰主题的精品和限量版,在双剑下带金色玫瑰Logo,有些注明限量款式。下面这个小碟便以这个金色玫瑰为中心,反面注明了字样,是个最简单的纪念款。再下面的紫芯白玫瑰和金玫瑰则是比较特别的款。

最后再贴一个玫瑰浮雕盘,用金线勾勒,也勉强算是玫瑰花了。只剩下木刻风格FF花卉的玫瑰仍未收藏到,留点遗憾,以待将来。

一生一坑唯迷梅森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uwangwoa.com/wwwzw/60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