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鲁大学开放课程聆听音乐十四帕赫贝
耶鲁大学开放课程:聆听音乐(十四) 帕赫贝尔,艾尔顿?约翰音乐中的固定音型 关键词 固定音型(ostinato)小步舞曲(minuet)谐谑曲(scherzo)双重变奏(doublevariation)转位(inversion)主题延长(augmentation)基础低音(groundbass)颤音(vibrato)普塞尔低音线(Purcellbassline)悲伤低音(lament)帕赫贝尔低音(Pachellbelbass)导引我们一直在探讨曲式,大家在听音乐时无论是流行还是古典也许并没考虑过曲式问题,曲式是那种需要大量演奏和聆听才能理解的东西。曲式很有用,适用于所有类型的音乐。比如流行音乐有主歌、副歌和连接段的结构,甚至像固定音型也会出现在流行音乐中。而在古典音乐中我们有六种曲式的概念:奏鸣曲-快板式、赋格、回旋曲式、三部曲式、变奏曲式、固定音型曲式。下周六乔纳森?爱德华兹乐团将在巴特尔教堂演出,曲目有贝多芬的《第八交响曲》。第一乐章是奏鸣曲式-快板;第二乐章有许多可能的曲式;第三乐章是三部曲式,可以是某种小步舞曲或谐谑曲,在这首作品中是谐谑曲、三重奏、谐谑曲这样的概念,三部曲式通常出现在四乐章交响曲的第三乐章,继而是最后的乐章。这些都是我们在听音乐会时要迅速想出来的。你在听音乐的时候可以利用所学知识判断出作品的曲式,套用那些曲式的模型来过滤音乐,这样你就能听到音乐的发展模式了。回顾奏鸣曲-快板曲式★示范曲目:贝多芬《英雄交响曲》(EroicaSymphony)终曲贝多芬在写这首作品是以拿破伦为原型的,他从巴黎得到消息将加冕拿破伦为皇帝,他认为拿破伦是个独裁者,于是愤怒地把他的谱子划破了。教科书中贝多芬那章有这个破损的谱子封面的照片,贝多芬用刀片刮破了拿破伦的名字。后来他把这首作品简单地称作“为英雄谱写的交响曲”,最后定为《英雄交响曲》。当学完这门课后,你们就接触了多部贝多芬的交响曲,已经讲过的贝多芬的第三、第五、第六以及现在的第八交响曲,这些都是比较好的入门曲目。这首作品比我们以前听过的更为复杂些,它以两个主题来组织一系列变奏。贝多芬喜欢这样做,他在《第六交响曲》的慢乐章中曾用过A、B两个主题,我们可以听到双重变奏。双重变奏:就是在曲子中进行着两个主题。白板谱表上显示了两个主题:一个在高音部,第二个主题在低音部;它以一小段序幕开始,之后出现其中一个主题,看看是哪个主题先出现。主题变奏一:开始是低音主题以拨奏的形式出现;主题变奏二:之后采用的仍是低音主题,听出这个变奏有点困难,因为它被掩盖在一些对位下面,这里有主题以及与之对位的旋律;主题变奏三:仍是低音主题,但这次转到第一小提琴部来演奏,音调变高了同时还加了更多的快速对位;主题变奏四:接下来的变奏出现了高音主题,先由极具穿透性的高音双簧管独奏,之后交由弦乐器合奏。这里的确有对答式的段落,但它仅仅出现在这个变奏里。然而在贝西?史密斯蓝调中(BessieSmithbluestone)你会听到以渔樵问答形式贯穿始终的作品。这段变奏中先由双簧管呼喊,接着同样的主题被弦乐巧妙地回应了。奏鸣曲-快板曲式四种功能的音乐类型:包括主题型、过渡/连接型、展开型、终止式。我们在谈到奏鸣曲-快板时有四种不同功能的音乐类型,这些音乐类型并不局限在奏鸣曲式中,而是所有音乐中都会出现。比如看一部电影时,在场景的末尾通常会有一个淡出,很多时候电影音乐中含有这种过渡音乐。当需要转换到一个新场景并需要被显著地呈现时,我们就可能会听到一个主题型的音乐。因此这些主题、过渡或者展开型的音乐,并不是仅出现在奏鸣曲-快板曲式中,而可能出现在不同种类的音乐中。当我们听到赋格中出现展开型段落时称之为“插部”,然后走向结尾时我们有“终止式”。过渡音型:这是一首变奏曲,但我们接下来听到的音乐中将出现四种功能音乐中的一种,即过渡型音乐,将我们从A带到B可能还有一点终止的感觉,过渡型音乐通常会用几个带有终止感的和弦来结束。从大调开始很可能会转到它的关系小调上,因为这是相当简单的结构性处理手法。主题变奏五:插入赋格段。贝多芬在过渡型音乐后引入另一种曲式作为新的变奏,即赋格曲式,从高音部开始然后音域逐渐降低,到中音部、次中音部、低音部。低音部强调了我们之前所讲的一个观点,它所用的一个赋格主题是从前面的高音主题演变而来的,用了“转位”。转位:如果原先的旋律是先升高一个小三度,然后降一个小二度,而转位就是你可以先降一个小三度,然后再升高一个小二度(即:前者是先升三后降二,后者是先降三后升二)。你的做法与前者相反,就像镜中的到影一样。主题变奏六:主题延长。将原来的旋律节奏放慢,逐渐减速给人一种将要结束的感觉,准确地说是改变了音符的时值,将音值加倍的手法称为“主题延长”。有时在柏辽兹的音乐里会出现“主题缩减”,增加了音乐的紧张感,甚至将时值减半。贝多芬将第一主题里面的所有音符时值加倍,通过管乐队的烘托达到宏伟广袤的效果,然后将音乐淡出并加了一小段尾声结束。固定音型曲式(这是六种曲式的最后一种)指反复重现相同的乐句,就像是音乐上的强迫症,最著名的例子是拉威尔的《波莱罗舞曲》。★示范曲目:拉威尔《波莱罗舞曲》这部作品到处充斥着固定音型,其中的旋律反复循环了近14分钟,它的低音节奏也持续了同样时间。这首曲子的节奏、旋律与和声都严格遵从固定音型。该作品写于年,然而固定音型的最鼎盛时期出现在两个时代,一是巴洛克时期,第二个就是现在。如果你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uwangwoa.com/wwwzp/5040.html
- 上一篇文章: 生活常识茶全了,你喝对了吗茶痴们,存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