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先生慢性腰痛史长达四五年,去年年底在搬重物的过程中突然听到腰椎异响,然后腰痛加剧,在当地进行各种检查治疗均无明显效果,在医生的建议医院找柳健院长进行治疗。余先生来自甘肃农村,常年务工,性格争强好胜、家里的大事小情都爱操心。

外出从事瓦工多年,后因腰痛在家投资药材加工,因为甘肃老家的天气变幻无常,余先生总怕天气不好药材发霉,心理经常承受很多无形的压力,所以精神紧张。柳健院长根据病人的病史、影像学报告、体征、运动模式及综合诊断,从“医健心”结合的角度介入精准治疗,建议纠正运动模式以及骨盆、脊柱中立位意识,以防不良的日常体态在日常生活照中水滴石穿般损害着椎间盘,避免错误的运动模式再次对身体造成损伤,强化腰椎周围的肌肉群,保护腰椎。

腰部疼痛的原因复杂,也就是说它是一个多因素的疾病,很多人把腰椎间盘突出当成是腰痛发病的最主要元凶,而忽视了患者日常习惯性错误的运动模式导致的腰部疼痛。

让我们先来看一下腰椎的功能:1、负重,是脊柱中负重最大的部位,不仅担负体重,还要完成各种体力劳动;2、缓冲震荡,前凸的生理曲度类似一根弹簧,能有效地缓冲从下肢传导而来的震荡,保护头部和椎管内的脊髓免受伤害;3、维持姿势,人体能完成复杂的运动,即使是在负重情况下,还能保护良好的平衡,腰椎的局部平衡调节,起到了重要的作用;4、保护功能,腰椎不仅能保护腰部的脊髓和神经,还能与腹部肌肉和骨盆协同保护腹腔、盆腔内的脏器。

腰椎最大的运动功能是矢状面的屈曲和伸展,若在负重下脊柱屈曲位叠加扭转,骨盆与腰椎将形成巨大的剪切力,导致腰椎间盘突出。

以下我们将通过详细的病例病史、诊断查体、影像学检查、运动功能与模式评估综合分析,和大家分享一下这个运动康复案例。

病人信息:

姓名:余某某(甘肃)

性别:男

年龄:51

职业:农民、瓦工

学历:初中

运动与爱好:刷快手

性格特点:在家排行老大,爱操心,别人干活看不上,争强好胜、脾气不好、急躁。

主诉:

腰痛,长时间久坐加剧

现病史:

去年元月份,在家弯腰搬东西腰椎响了一下出现疼痛,下蹲起身竖脊肌有疼痛。早上起床疼痛明显,活动之后减轻。久站不疼,久坐疼痛加重(坐三分钟疼痛明显)。弯腰不疼后伸疼痛明显。没有出现疼痛之前坐的多,睡觉侧卧位平躺腰空。直腿太高80度疼痛明显,下蹲受限,走路双下肢发僵、不灵活,后背感觉不适。患者在家进行针灸(余次)、膏药外敷治疗效果不理想,医院治疗模式表示认同,来院治疗。

影像学诊断报告:

腰椎退行性病变,L5-S1椎间盘突出。

左右滑动

自律神经诊断:

交感神经偏兴奋

运动和功能评估:

呼吸模式紊乱,呼吸短浅

腹部筋膜紧张,腹压失衡

脊柱灵活性较差,胸椎回旋能力不足

骨盆左侧旋前、侧倾

左侧臀肌无力

腰背部肌肉僵硬紧张

原因分析:

1、患者常年务工从事重体力劳动,腰部部肌肉劳损,僵硬紧张。劳动中错误的运动模式及生活习惯,加上腰椎负重下的屈曲加回旋位动作引发椎间盘突出症,导致腰部疼痛且伴随下肢无力;

2、性格上脾气急躁,做事情争强好胜,家中经济压力较大,长期务工,精神紧张焦虑,呼吸短浅(肩式呼吸明显),长时间膈肌紧张也加剧了腰部疼痛;

3、因务工受伤身体多处瘢痕增生,导致全身肌肉张力很高,疼痛加重。

训练和治疗:

1、揉腹松解腹部紧张肌肉群、释放筋膜张力、激活核心;

2、建立正确的呼吸模式,包括自我训练腹式呼吸;

3、髂腰肌松解、激活和强化训练,调整骨盆侧倾的不良体态;

4.松解左侧臀中肌、股四头肌、强化臀大肌、腘绳肌;

5.以手法配合筋膜罐做腰背部肌肉与筋膜松解;

6.在脊柱的无痛区间结合动态和静态拉伸增加脊柱的灵活性;

7.疤痕松解,用针灸松解疤痕出的粘连,处理过后症状减轻;

8.前表链和后表链的筋膜松解,针对表现出来的过度紧张的小腿进行拉伸和按摩松解。

左右滑动

患者反馈和训练后跟踪:

1、第一次训练后腰痛缓解5分,由久坐3分钟疼痛出现延长至8分钟左右,且下肢轻松,走路轻盈灵活,下蹲受限缓解,情绪变好。次日查房维持8小时以上;

2、第二次训练后腰痛缓解3分,由久坐8分钟疼痛出现延长至15分钟左右,后背轻松,下蹲受限很大程度缓解,走路更加轻松,开始喜欢上下楼梯锻炼,爱沟通交流,心情很好。次日查房维持12小时以上;

3、第三次训练后腰痛缓解3分,由久坐8分钟疼痛出现延长至15分钟左右,全身都觉得轻松,疼痛缓解明显,不喜欢躺在病房,医院附近散步、步态轻盈,心情舒畅。次日查房维持12小时以上;

VAS评分由原来的8分减弱至现在的2分。

通过运动疗法配合医学介入,患者明显感受轻松很多,除了院内的训练,我们还给患者制定了针对性的在家自我康复训练的建议,具体如下:

1、培养正确的呼吸模式,包括腹式呼吸的训练;

2、建立核心稳定、脊柱深层稳定肌群强化(横向呼吸、四足游泳、天鹅宝宝等);

3、增加脊柱、胸椎灵活度(骨盆卷动、猫式伸展等);

4、强化臀肌与腘绳肌力量(蚌式、俯身单腿上提、肩基举桥系列等);

5、增加骨盆稳定性训练(单膝滑行、单膝下放等);

6、多平面的拉伸和放松,缓解肌肉紧张(侧卧旋转、美人鱼侧伸展、婴儿式等主动拉伸动作);

除了上述训练以外,我们还特意叮嘱患者有意识的通过呼吸导引下的意向训练来放松心情,避免过度的焦虑。

成就他人

END

成长自我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uwangwoa.com/wwwsz/83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