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汇报慢性盆腔痛
01 病例汇报 患者,女,38岁 主诉:阴道内胀痛1年余 现病史: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阴道内胀痛,行走、坐久、提重物后阴道内胀痛感明显,伴右侧腰部闷痛。患者发病以来,精神、睡眠尚可,饮食一般,大小便正常。近期体重未监测。 既往史:2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反酸、嗳气,持续时间长短不一,饱腹明显,空腹后可缓解,无腹胀,无恶心、无呕吐,无四肢乏力,无粘液脓血便及里急后重感,无发热、畏寒,无腹泻。1年前因摔倒致左侧股骨颈骨折,行牵引治疗。否认有肝炎、结核病史,否认有其他手术、外伤史,否认有食物、药物过敏史,否认患有糖尿病,否认患有冠心病。预防接种史不详。 体格检查:T36.4℃,P82次/分,R20次/分,BP/61mmHg,发育正常,营养中等,自动体位,对答切题,神智清晰,查体合作。全身皮肤粘膜无黄染、皮疹及无出血点,无肝掌及蜘蛛痣,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 专科检查:腹壁光滑,腰腹部筋膜紧张,外阴阴裂口增宽,做VALSALVA动作时阴道前、后壁均有Ⅰ度膨出,膀胱后角增大,宫颈口朝正中,子宫呈前倾前屈位,腹部协同收缩减弱,咳嗽、喷嚏等腹压增加动作时无反射性同步收缩,触诊整个会阴区域球海绵体肌、会阴浅横肌压痛,耻尾肌、髂尾肌紧张及压痛,坐骨尾骨肌、肛提肌腱弓紧张,闭孔内肌压痛,尾骨稍向右偏移,尾骨尖与两侧坐骨棘距离不等,耻骨联合处稍分离,右侧偏离中线较远,形态呈上窄下宽,余阴。 POP-Q测量数据(cm):前壁3cm点Aa:-1,前壁最低点Ba:-1,宫颈外口最远端或阴道残端C:-4,有宫颈的阴道后穹窿位置D:-5,后壁3cm点Ap:-1,后壁最低点Bp:-1,生殖道裂隙gh:4,会阴体pb:3,阴道总长Tvl:7。 手法肌力测定:新PERFECT方案牛津肌力(P):3,耐力(E):2,重复收缩(R):2,快速收缩(F):3,抬高(E):Y,协同收缩(C):N,同步(T):N。 盆底肌GLAZE评估:前静息电位:2.13,快肌:35.5,慢肌:18.4,耐力:5.93,后静息电位:2.93。 治疗方案: 1.盆底筋膜手法:按揉盆底浅层肌群,如会阴浅横肌、会阴中心腱及球海绵体肌,经阴道触诊肛提肌、坐骨尾骨肌、闭孔内肌、梨状肌及肛提肌腱弓、盆筋膜腱弓等处,在扳机点、颗粒或条索处以适当的指力按揉,降低肌肉张力,减轻疼痛,每天1次,每次15分钟; 2.内脏松弛术:按揉胃、十二指肠,依次在盲肠、乙状结肠、降结肠、横结肠、升结肠、空肠、回肠、小肠系膜根处按揉、牵拉,交替做各内脏刺激术和松弛术,结合布拉格圆舞曲广泛松弛腹部,每天1次,每次20分钟; 3.生物反馈治疗+TENS治疗:采用经皮神经电刺激仪进行低频脉冲电流刺激,两片电极并置贴于患者S2-4骶后孔处,另取两片电极并置贴其下腹部膀胱区,频率35HZ,us,以患者能耐受最大电流强度刺激,每天1次,每次20分钟; 4.腹式呼吸:患者仰卧位,腰部贴床,经鼻吸气,经口呼气,深吸气、慢呼气,吸气时肚脐向上隆起,呼气时肚脐及周围腹壁向腰椎靠拢,两侧腹壁向中间收拢。每日训练2次,每次10-15个; 5.凯格尔训练:让患者仰卧,屈髋屈膝,指导其阴道内两边向中间聚拢,再一起往上提,让盆底肌呈圆环形收缩,与腹横肌一起协同收缩向肚脐方向用力,同时双侧肋弓保持不动。每次收缩持续时间从3s开始逐渐增加至5s,随后放松10s,重复收缩和放松的过程。每天训练2次,每次收缩3-5组,每组8-10次。 注意事项、二级预防及健康宣教: 1.加强腹式呼吸及盆底肌训练; 2.凯格尔训练时学会环形收缩,避免只是前后壁收缩; 3.日常生活干预:禁饮咖啡、饮料、烟酒、茶水等。 扫码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uwangwoa.com/wwwsz/7559.html
- 上一篇文章: 针灸止痛要旨
- 下一篇文章: 黄帝内经通俗易懂白话版下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