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白癜风医院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C%97%E4%BA%AC%E4%B8%AD%E7%A7%91%E7%99%BD%E7%99%9C%E9%A3%8E%E5%8C%BB%E9%99%A2/9728824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病因未明的慢性、对称性、侵蚀性的以关节滑膜炎症为主的系统性疾病,反复发作未经控制的关节炎症可引起关节软骨和骨质破坏,导致关节功能障碍甚至畸形,影响患者日常生活和工作。近年来,随着各种药物及治疗方法的应用,对早期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已取得较好的疗效。笔者采用正清风痛宁穴位注射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选取—年在医院门诊就诊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50例,其中男10例,女40例;年龄21?52岁,平均30.5岁;病程最短8个月,最长6.2年,平均1.8年。

2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均采用正清风痛宁注射液穴位注射,每次4mL,隔日1次。

根据近端取穴原则,在病变局部或者邻近部位取相应穴位,近端选穴对局部的病证有祛除邪气、疏通气血、散瘀止痛等作用,是腧穴局部治疗作用的体现。

腕关节疼痛者选腕骨、后溪、列缺、外关等,肘关节疼痛者选曲池、手三里、天井等,膝部疼痛者选阳陵泉、足三里、犊鼻、梁丘、委中等,踝关节疼痛者选丘墟、三阴交、解溪、昆仑等。

治疗时患者根据穴位选取俯卧位或仰卧位,用5mL注射器5号针头抽取正清风痛宁注射液4mL,常规皮肤消毒后缓慢进针,穴位出现酸胀感时回抽无回血,即可将药物注入,药物注入的速度依据患者体质及病情决定,注射完毕后出针,用消毒棉签稍加压迫以防出血。每次选3?4个穴位,每个穴位注射1.0?1.3mL,隔日1次。治疗30d为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

3疗效观察

3.1疗效评定标准近期控制:治疗后受累关节肿痛消失,关节功能改善或恢复正常,红细胞沉降率、类风湿因子恢复正常,停药后可维持3个月以上;显效;受累关节肿痛明显好转或消失,红细胞沉降率、类风湿因子滴度降低或已复常,但关节肿胀尚未消失;有效:治疗后受累关节疼痛或肿痛有好转;无效:治疗3个疗程,受累关节肿痛无好转。

3.2结果50例患者治疗3个疗程后,近期控制3例,显效26例,有效17例,无效4例,临床总有效率为92%。

4典型案例

患者,女,34岁,年6月13日就诊。主诉:左侧近端指间、双腕、双膝关节间断疼痛、肿胀1年余,加重1周。患者于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腕关节疼痛、肿胀,当时未在意,在家自服消炎止痛类药物(具体药名及剂量不详),疼痛稍缓解,后停服药物。半年前逐渐出现左侧指间关节、右腕关节、双膝关节疼痛,晨起发僵,约1h后缓解,再次服用药物(具体名称及剂量不详),效果不明显。1周前上述症状加重,医院就诊。刻下症:左侧指间关节疼痛,双腕关节肿胀、拒按,皮色正常,活动时手腕疼痛,双膝关节疼痛、肿胀,活动尚可。实验室检查:血常规正常,红细胞沉降率34mm/h,类风湿因子42IU/mL,C反应蛋白25mg/L。X线检查骨质疏松,未见明显骨质破坏。诊断为类风湿关节炎。给予正清风痛宁穴位注射,穴位取腕骨、后溪、列缺、外关、阳陵泉、足三里、犊鼻、梁丘、委中等,每次选取4个穴位,每个穴位注射lmL,隔日1次,穴位交替使用。

年7月13日二诊:自述左侧指间关节疼痛明显减轻,双腕、双膝关节疼痛好转,晨僵时间缩短至40min,红细胞沉降率降至28mm/h,类风湿因子40IU/mL,C反应蛋白22mg/L。继续治疗以观疗效。

年8月13日三诊:自述双腕、双膝关节疼痛已明显好转,晨僵时间缩短为20min,肿胀减轻,双腕关节活动尚可,红细胞沉降率降至20mm/h,类风湿因子33IU/mL,C反应蛋白11mg/L。嘱其继续治疗。

年9月13日三诊:患者自述左侧指间、双腕、双膝关节疼痛消失,偶有晨僵,肿胀亦不明显,活动自如。红细胞沉降率降至15mm/h,类风湿因子14IU/mL,C反应蛋白8mg/L。嘱患者回家后注意休息,适当运动,保护关节,以免复发。

5讨论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系统性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累及四肢小关节,早期以滑膜的炎症和渗出为主,晚期引起骨破坏和侵蚀,导致关节功能丧失。

正清风痛宁注射液主要成分为盐酸青藤碱,是从中药青风藤中提取而成,具有祛风除湿、活血通络、消肿止痛的作用。青风藤治疗风湿病早有记载,《本草纲目》曰“治风湿流注,历节鹤膝,麻痹瘙痒,损伤疮肿,入酒药中用”《温岭县药物资源名录》载“祛风湿,通经络。治风寒湿痹,鹤膝风,肢节肿痛”。青风藤可使注射佐剂侧足肿胀明显消退,对另侧迟发性超敏反应性足肿胀亦有明显的消退作用,另对大鼠甲醛性和蛋清性足肿胀均有显著的消炎作用,且消炎作用较迅速。青藤碱在小鼠热板试验、醋酸扭体试验中均有显著的镇痛作用。

穴位注射是集药物、针刺和经络为一体的综合疗法,既具有药物抗炎、镇痛及免疫抑制作用,又能发挥穴位对疾病的治疗作用。穴位注射后可维持较长时间的刺激,可比针刺更好地发挥穴位的治疗作用。药物穴位注射治疗作用快,效果优于同等剂量下肌内注射或皮下注射,具有穴位相对特异性。

本研究结果表明,正清风痛宁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类风湿关节炎,长期应用安全性好,对人体各脏器毒副作用小,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王英,臧艳红,正清风痛宁穴位注射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观察,中国民间疗法,

-END-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uwangwoa.com/wwwsz/70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