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治皮肤科的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bdfby/yqyy/

起点:坐骨闭孔膜下面

止点:股骨大转子内侧面

功能:外旋髋关节和内收髋关节

神经:骶丛、L5~S2神经

总结:闭孔内肌起自闭孔膜内面及其周围骨面,肌束向后集中成为肌腱,由坐骨小孔出骨盆转折向外,止于转子窝·闭孔内肌位于上孖肌正下面和下孖肌上面,还肌可将髋关节稳定在大转子处。当下肢悬空时,髋关节深部6块外旋肌使股骨转向外;下肢承受重量时时,这些肌肉可防止“膝外翻”。

这条肌肉起于髋骨闭孔及闭孔膜上,因此叫做闭孔肌,内连髋骨,股骨,协助髋关节外旋肌群在髋外旋时候发挥作用;

开链:髋关节外展

闭链:稳定骨盆防止向对侧过度旋转

症状:

闭孔内肌是十分容易损伤的一块肌肉。

因为其“独特”的生理结构以及位置关系,在股骨过度内旋、内收,或突然的闭链状态下髋骨外旋,都有可能对闭孔内肌造成损伤——最典型的例子,应该就是人体突然侧向滑倒,髂骨翼外侧面先行着地,且呈面朝地面的状态。

当闭孔内肌损伤后,会产生一系列的症状如:臀部、会阴部的疼痛,不能坐或只能以一侧臀部坐;屈髋、内旋、内收动作的受限;甚至会继发影响泌尿生殖系统产生不适或功能异常。

检查方法:臀部、会阴部的疼痛,不能坐或只能以一侧臀部坐;屈髋、内旋、内收动作的受限

拉伸方式:等长收缩对抗训练,可激活未受损伤的闭孔内肌肌束和其他外旋肌重新参与工作,减轻受损肌束张力。离心收缩对抗训练,使闭孔内肌的肌束、肌丝重新排列并得到强化,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和自我修复,提高肌肉质量,恢复并强化闭孔内肌的生理功能。

无力:

所以闭孔肌也是参与盆底肌的主要肌

提肛肌起于闭孔内肌的腱膜(提肛肌腱弓)的中间处

闭孔肌无力性尿失禁一种在大笑、咳嗽、打喷嚏、跳跃或跑步时,尿液会不受控制地流出。

随着越来越多人意识到尿失禁是可以治疗的,患者也可以靠进行骨盆运动来增强骨盆肌肉的支撑功能,要通过骨盆运动来改善或避免尿道下垂,人们必须每天做至少三次骨盆运动,每次至少10回,每回将骨盆肌肉收缩10秒钟。如果做得少,是不会奏效的。然而,有毅力持续做这类运动的人不多。怀孕、生产、更年期,都会导致骨盘肌肉受损。有5%的妇女会在生产后患有张力性尿失禁。患病率会随着年龄增长而提高,年纪在50岁以下的,患病风险是11.5%,随着更年期荷尔蒙失调,50岁以上的妇女有多达35.8%会患有张力性尿失禁。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uwangwoa.com/wwwjz/6388.html